但现阶段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就已达到500瓦时/公斤

admin 阅读:29 2024-01-13 16:50:23 评论:0

  近日,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PowerCo最近完成了一项耐力测试,结果令人振奋。经过数个月的测试,这些电池在德国萨尔茨吉特实验室经历了1000多次充放循环,仍然保持了超过95%的原始容量。PowerCo表示,配备QuantumScape电池的电动汽车按照WLTP标准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-600公里,而实际驾驶中,行驶50万公里几乎不会出现明显的续航衰减。

  PowerCo首席执行官Frank Blome表示:“这些测试结果令人振奋,有力地证明了固态电池的潜力。最终,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续航里程长、充电超快、几乎不会衰减的电池。我们对固态电池充满信心,并将与合作伙伴 QuantumScape 一起全力推进量产。”

  相较于液态电池,固态电池在性能方面实现大幅提升。据专业人士介绍,现阶段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为300瓦时/公斤左右,但现阶段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就已达到500瓦时/公斤,未来更有望达到上限1000瓦时/公斤。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越高,固态电池的续航功能就越好。此外,目前传统电池的充电速率上限为4C,要将电池充满需要15分钟。但固态电池的充电速率可以达到6C甚至10C,理想情况下充满一块固态电池只需要5到6分钟。

  自2023年以来,固态、半固态电池赛道持续升温,半固态电池装车进程加速。其中,()已示范运营搭载固态电池的E70和推出半固态电池的岚图“追光”车型。蔚来、 ()已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。上汽智己将于2024年装载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,宝马公司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基于Solid Power技术的第一辆原型车,广汽集团宣布2026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。

  此外,日产、长安深蓝、雷诺、大众等计划在2025年前后推进固态电池技术。丰田、福特、本田、奔驰等计划在2026-2028年前后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。

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,全固态电池不使用隔膜与电解液,突破安全与能量密度瓶颈,具有巨大应用潜力,但受制于成本与实际应用性能,全固态电池尚处于起步阶段,随着半固态电池产业化与装车引领,全固态电池未来可期。材料体系方面,预计正极材料将从高镍三元过渡至富锂锰基,负极将从硅碳负极过渡至金属锂。随着固态电池产业链降本和产业化程度提升,固态电池各环节将充分受益。

  东吴证券认为,固态电池产业链方面,第一条主线看好半固态电池技术领先厂商,推荐()、()、(),关注()、孚能科技、()等;第二条主线关注超高镍正极厂商,推荐容百科技、(),关注厦钨新能;第三条主线关注进度领先的硅基负极厂商,推荐贝特瑞,关注();第四条主线跟踪固态电解质厂商,关注前驱体的()、()、()、(),电解质的()、()、()、()。

  相关概念股:

  广汽集团(02238):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此前表示,广汽集团固态电池已取得突破性进展,在电芯能量密度达到400Wh/kg时,能够满足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,计划在2026年实现装车搭载。

  赣锋锂业(01772):赣锋锂业和长安汽车已于去年12月22日签署《合作备忘录》。双方将以下一代汽车动力电池(半)固态电池研发合资为前提,探讨向电池上游锂矿资源、锂盐深加工、电池材料,中游电池制造及下游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延伸合作,推进电池产业全链条战略合作。

  比亚迪股份(01211):比亚迪早在2016年以前就开始投入固态锂电池的研发工作,目前在国内的相关专利数量众多,位列国内前茅。

  东风集团股份(00489):东风集团的第二代固态电池也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搭载,届时整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。

但现阶段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就已达到500瓦时/公斤
但现阶段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就已达到500瓦时/公斤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排行榜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