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昨日的世界》:一个欧洲人的回忆(昨日的世界)书评

admin 阅读:34 2024-05-03 18:34:39 评论:0

《昨日的世界》:一个欧洲人的回忆(昨日的世界)书评

  《昨日的世界》一直想读,但直到现在才读了几章,虽然没有读完,但不妨我说上几句,说说感受。

  起初,我以为,《昨日的世界》是茨威格将自己和一些名人之间的事情抽出来写成的回忆录,反正,两战时期的欧洲,大师云集。其实不然,打开之后我才发现,它是一本自传,从自己父母开始写起,写维也纳这座城市,写出生时的年代、社会氛围,写学校生涯,写蠢蠢欲动的情愫……

  但我没有失望。茨威格的文笔太好了,虽然这本书很厚,正文有五百页,字号也不大,也多为长句,但是流畅。读着读着,不是我在阅读,是句子像流水一般带着我一直流淌,如果不是窗外的喧嚣,我可能不会注意自己在阅读,不会从阅读中回过神。

  茨威格将自己定义为“欧洲人”,“回忆”的是“昨日的世界”。“世界”自然不是地里上的,因为不涉及的地方很多,而是他经历过的人、事、物所构成的世界,当然,这个世界和那段历史存在的欧洲大陆有重叠。但是,“回忆”已经确定了,它不是严谨的历史,“关于我过去的一切,目前已没有任何实据可循,除了我额头后面这颗大脑里存有的记忆之外,就再也没有其他了”。是记忆,就会有误差,但无可厚非,甚至算不得瑕疵,“没准儿档案资料与内容细节的缺损,恰恰就是这本书的好处”。从记忆里流淌的传记,没有档案资料来得刻板、了无生气,反而生动富有趣味。

  “欧洲人”,不单纯是茨威格这个个体,其中,有身为欧洲人的职责,有身为欧洲人的罪孽。通过这“一个”,茨威格斗胆写一代人,写对于时代的几十年的见证,那“恶魔般的劣行”总有人来说,来谴责,来愧疚,来忏悔,来表达希望与理性。就算是“太平世界”,也在这一章节中表达了对后来战争痛恨,“今时今日,那场巨大的暴风雨已将太平世界击得粉碎,我们也终于明白过来,所谓的太平世界,不过是一座梦中城堡罢了”。说是回忆,其实茨威格逃不脱现处时代所经历的风暴,总是因回忆有感而发,触景生情,太平不太平,对知道后来发生事的茨威格来说,都已埋下罪恶的种子,即将爆发。

  风暴初露端倪时,茨威格还是高中生,他和他班上的同学一样,沉迷于文学与艺术。一番对学校缺乏生机和对老师缺乏灵动的嘲讽后,是压抑后对文学与艺术狂热的追求,似乎所有同学都在渴求文学的营养,都在发展一门兴趣爱好。当时,霍夫曼斯塔尔作为少年天才横空出世,成为所有人追赶却不敢超越的榜样;另一边,里尔克作为努力就能成功的诗人代表,也激励少年人。但时过境迁,一个班的学生,似乎也只有茨威格保持着对文学创作不灭的热爱。然后是爱情,然后是大学……时代的大门缓缓打开。

  文泽尔的译文除了语言流畅,也保持了茨威格书写的风格,甚至多国语言的文本特征也有所保留,最令人惊叹的,还是超过一百页的注释,可见译者的用心了。
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排行榜
标签列表